龐大市場監管缺位寵物糧安全須入法
遼寧瀛沈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國照代理過多起和寵物糧安全有關的案件。在他看來,寵物糧市場亂象背后,主要是寵物糧領域法律依據不足、執法不嚴,寵物糧市場無序發展所致。
“例如,在法律層面,我國沒有將寵物食品安全納入立法,雖然農業農村部發布了部門規章,但不足以使主管部門加大監管,導致出現一定的監管真空,寵物糧市場野蠻生長,寵物主維權無法可依。”劉國照說,寵物主在向相關監管部門投訴時,相關部門經?;貜头Q,未將寵物食品列入相關監管抽查范圍,無法約束相關生產者及銷售者。
實踐中,寵物主針對問題寵物糧的維權途徑主要有: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尋求監管部門處理、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但在受訪寵物主看來,他們通過前兩個途徑基本無法解決問題,即使相關監管部門對生產經營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寵物食品商家進行了相應處罰,但仍沒有相關依據責令商家對他們進行賠償。他們選擇向法院提起訴訟,往往由于無法提供能夠證明兩者存在因果關系的證據而陷入維權困境。
此外,劉國照還認為,在寵物食品檢測數據方面,因為沒有科學翔實的寵物營養數據系統和專業研究機構,導致我國寵物食品的檢測數據無法得到擴充,致使寵物食品的標準過少過低。目前,我國寵物食品的相關標準僅20多項,一些問題沒有標準可依;寵物飼料添加劑的內容過于寬泛,導致有毒有害添加劑未被完全禁止。
為規范寵物糧市場,讓“毛孩子”吃得放心、寵物主安心,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提出,相關部門有必要把寵物食品納入日常監管,考慮到我國目前發布的寵物食品標準主要是推薦性標準,所以有必要從生產、加工、質量檢測等方面形成具有強制力的國家標準或行業規范,既為監管部門提供監管依據,也為企業劃定生產經營紅線。
“有關部門應當加大產品抽查和處罰力度,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督促電商平臺依法履行審核和日常管理義務,不給不良企業提供違法經營的空間。消費者也應該通過正規渠道向商家購買寵物食品,購買時要仔細查看生產企業、生產日期、有效期等產品信息,同時通過消費者評價、商家口碑等側面了解商家的有關情況。”陳音江說。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曉娟說,鑒于寵物具有財產與精神雙重意義,因寵物食品不安全給寵物造成的傷害也會間接侵害寵物主的財產和精神利益。
她認為,加強寵物食品安全,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寵物食品安全的立法位階,依法對寵物食品安全進行調整與規范,以保證其權威性與強制執行力;相關行政機關引導行業協會出臺寵物食品安全標準,考量不同種類與科屬寵物的特點及寵物食品的不同功能制定針對性的標準,且注意根據寵物食用情況進行更新,及時向社會公示;寵物食品生產企業應積極承擔法律義務與社會責任,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生產寵物食品。
杭州全域動物醫院院長朱國建議,寵物食品商家應建立食品研發團隊,根據長期室內飼養實際出發研發寵物糧,從營養生理、食物多樣性角度,根據寵物營養和生理特點及飼養環境等,為寵物生產安全糧。
“無論寵物食品生產企業還是政府監管部門,提高對寵物食品安全管理意識勢在必行,未來可期。”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寵物食品用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王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