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志勇覺得自己就像一名“偵探”,只不過他是專門與走丟的貓貓狗狗“打交道”。
鉆地道,爬天井,去廢棄房屋等的犄角旮旯,尋找走失的貓貓狗狗的蛛絲馬跡,在許多人眼里,他的這份工作并不體面,甚至連家人都認為不務正業,但閆志勇一直樂此不疲。
“又來‘綁架’小貓了。”在B站上,以一句極富山東口音的口頭禪出了圈的百大UP主“本喵叫兔兔”,幾乎每天都會接到求助信息。團隊幾個人拿著釣貓桿、誘捕籠、網兜等工具,四處救助小貓。
他把救助過程用視頻記錄下來,吸引了200多萬名粉絲,每年都會幫200多只流浪貓找到家。去年,他還與合伙人在山東濟南開辦了貓徳動物醫院。
近年來,我國養寵人群不斷增多?!吨袊?a href=http://m.thedigitalmetrix.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寵物行業白皮書——2022年中國寵物消費報告》顯示,2022年城鎮犬貓數量為11655萬只,較2021年增長3.7%。許多養寵家庭將寵物視為“家庭成員”,也越來越重視寵物走失問題,小眾職業寵物搜救日漸興起,從事這一行的年輕人被稱為尋寵師、寵物偵探。
尋寵師的十八般“武藝”
寵物搜救也有“黃金救援期”,72小時內找到寵物的概率高達90%。閆志勇在河南鄭州組建了愛寵救助隊,把主要接單范圍定在了所在地方圓500公里內,“這樣才能保證盡快趕到現場”。
每次接單后,閆志勇會根據需要安排兩三個隊員,備好頭燈、強光手電、熒光粉、紅外夜視儀、貓籠網兜等工具,迅速出發。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寵物搜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現場推斷能力很重要,尋找方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一次,他們接到求助,一棟公寓樓8樓的住戶家走失了一只寵物貓。團隊成員到達后,需要第一時間判斷寵物貓是否跑出家門,或是藏在了家里的角落。
“根據貓走出來后的一些蹤跡,比如樓道里可能會留下腳印,有些拐角的地方和一些高高低低的地方,它會留下毛發,通過細致的觀察基本上可以判斷出走的范圍。”他們在現場觀察后,判斷這只寵物貓并沒有走出這棟樓,“當時判斷貓就在8~12樓,最終果然在9樓找到了”。
去年8月,團隊接到任務,一只小貓被困在了通風井里。他們在現場發現,通風井連著地下室和人防工程,要穿過好幾個大鐵門才能到達,并且里面光線昏暗。怎么辦?經過評估,最后他們用繩索把救援隊員降下去,鉆過兩個直徑50厘米的洞,救出了一只3個月大的小貓。
實際上,閆志勇的前三單“生意”都是尋找自己家的貓。家住一樓,貓經常跑出去,他找著找著就“找出了經驗”。因為開了一家寵物店,他也會在有需要時熱心地幫客人尋找,不斷有年輕人甚至寵物主人加入他的團隊,后來,他成了大家信任的“閆隊”。